什么是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由于食入“有毒”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型疾病。这类食物包括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含有毒素的动植物(如河豚、毒蕈等)和被毒物污染的食物等。
根据食物中毒的病因可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食物中毒、寄生虫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和植物性食物中毒。每种类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各有所不同。
食物中毒会引起哪些症状?
食物中毒起病较急,短则几分钟、长则几个小时就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此外,食物中毒患者也会伴有血尿、皮肤和巩膜发黄、头晕、乏力、嗜睡等症状,值得大家留意。
食物中毒后我们该怎么办?
一、就医
医生一般通过患者急性症状,结合发生时间(季节)、地域、近期饮食以及就餐环境等,可作出初步诊断。之后通过进一步的病原学检查,可明确病因。
二、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和病因治疗。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控制血压、解热、抗过敏、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痉挛以及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措施。病因治疗包括洗胃、灌肠、抗感染、抗毒素等措施。另外,动植物食材及化学毒物种类非常多,治疗方法截然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治疗。
三、预后
胃肠型食物中毒绝大部分病程较短,预后良好,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缓解。即使需要药物治疗,病程也较短,极少数重症者可导致死亡。神经型食物中毒以往病死率较高,但近年来由于抗毒素血清的应用,病死率已大大降低;致死多发生于中毒10天内,如能存活,则一般预后良好,可恢复健康,而且通常无后遗症。
如何避免食物中毒?
注意饮食很重要!生食蔬菜、水果彻底清洗干净;切生、熟食品的刀具、菜板要分开,防止熟食被不洁生食污染;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不食用过期罐头、发霉的甘蔗和玉米等食物;鱼类、肉类煮熟后再使用,不喝生水;不食用含毒素的食物,如河豚、发芽的土豆、未腌制好的咸菜、未烧熟的扁豆等;尽量避免食用剩菜或完全加热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