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秋冬季节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增多,快来了解下相关防治知识吧!
点击量:次    更新时间:2023-12-22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它能够通过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中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为易感人群。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症状

大多数患者起病不急,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要表现。患者体温在37℃至41℃区间内,大多数患者体温在39℃左右。一般无呼吸困难表现,但婴儿患者可能会有喘鸣及呼吸困难表现。

如何区分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

一般来说,流感起病较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四肢乏力等全身症状较明显。肺炎支原体感染起病缓、病程长,常出现刺激性干咳或剧烈咳嗽,发热和咳嗽程度随感染程度而变化。

两者呼吸道疾病症状大多相似,患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完善病原学检查加以辨别后,并对症用药。


如何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加强运动、锻炼身体、注意个人卫生、减少聚集性活动,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感染后应如何应对?

症状较轻者可居家进行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并随时关注自身状况。一旦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剧烈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温馨提示:大家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是要养成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的习惯(有禁忌症者除外),做好个人防护噢!

医院OA|招聘邮箱|院长邮箱|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