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
盈而未满的小确幸,才是生活的美好。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说文解字》对“满”是这样解释的:“满,盈溢也。”小满节气,南海夏季风爆发,中国南方地区雨水渐盛,江河至此小得盈满。
小满节气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炎热,阳气升发、暑气当令;二是湿热,“天暑下迫,地湿上升”,天暑地湿,氤氲熏蒸;三是 “夏气通于心”,正常的夏暑能养心,太过的夏暑则伤心。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这样记载夏季养生:“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意思是说,夏季三个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各种草木开花结果;人应当适应这种环境,晚睡早起,不要对白天太长感到厌倦,要使情绪平和不躁,使容色秀美,使腠理宣通,体内的阳气自然得到宣散,就像把愉快的心情表现于外一样。这就是顺应夏气、保护身体机能旺盛滋长的法则。
养生原则
养神
《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居人体的上焦,胸腔为阳中之阳。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如果养护不当,就会扰动我们的心神。反之,如果拥有一颗沉稳安分、固守君位的“心”,就能把人引向平和、客观、理性。
明·张介宾《类经·藏象类》中所说:“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是一理以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
小满节气在情志上要“节思虑以养心”,调摄精神养生防病。午时午睡是养心的好方法,一般以30分钟为宜。清代文学家李渔在《笠翁文集》中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可见良好的睡眠确实好处多多。
养血
《素问·五脏生成》曰:“诸血者,皆属于心。”脉,即血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与心脏相连,网络于周身。所以,心脏、脉和血液在体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系统,使血液在脉中运行不息,周流全身,如环无端。心主血脉功能的正常发挥,首先有赖于心之阳气的充沛。心之气、阳激发推动着心脏搏动,维持着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血液才能在血脉中运行于周身,充分发挥其营养作用。
《素问·调经论篇》云:“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心也是人体的重要发动机,其通畅对于心脏跳动、气血运行等心脏功能的发挥有很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化生的水谷精微是气血生成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要兼顾补脾。夏季饮食以清淡为主,主要有菠菜、胡萝卜、南瓜、番茄等,补脾养胃的食物有苦瓜、红薯、红豆、牛奶等,食用时需根据个人情况适量食用。
解暑
《黄帝内经》曰:“暑气通心”。暑天含有阳热的气息,有炎上发散的特性,暑气适中则养心之气血,暑气太过则耗伤心气血,气血不足不能养心神。对于心神素弱的人,很可能在暑季睡不好觉,多梦纷纭,胸闷心慌,甚至出冷汗、乏力等。
夏天消暑建议多喝白开水,也可以适当喝一些金银花茶、菊花茶、绿豆汤来清热降火,吃清凉的水果时也要注意适量,不贪多,比如西瓜。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防暑药物。
小满饮食
小满时节,万物生长旺盛,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处于最旺盛的时期,营养物质更易消耗,应及时、适当补充营养。《类修要诀》告诉我们,此时节应“节饮食自然健脾,少餐必定安神”。因此,我们在饮食上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不要暴饮暴食,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促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少吃油腻厚味、油煎、辛辣的食物,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推荐几道药膳:
一、苦瓜瘦肉粥
【材料】苦瓜100克,猪肉50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
【做法】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粳米和菊花洗净,二者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水开后,将苦瓜块、冰糖加入锅中,改用小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
【功效】清暑热、止痢解毒,适用于中暑烦渴、下痢等症的辅助食疗。
二、芹菜拌豆腐
【材料】芹菜150克,豆腐1块,食盐、味精、香油各少许。
【做法】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用凉开水冷却,控净水待用。将芹菜和豆腐搅拌,加入食盐、味精、香油拌搅匀即成。
【功效】平肝清热、利湿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