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2月22日
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阐述了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谈话指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美国、苏联原子弹多,也比较富。第二世界,原子弹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富,但是比较第三世界要富。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希望第三世界团结起来。这篇谈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1966年2月23日
周恩来同出席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的部分西北代表谈话,强调“植树造林是百年大计”。谈话指出:林业工作要面向全国,要两条腿走路。林业部过去只注意林区采伐,我看主要任务还是造林。工业犯了错误,一二年就可能转过来;林业和水利上犯了错误,多少年也翻不过身来。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摸出一套林业工作的经验来。这篇谈话收入《周恩来选集》下卷。
1984年2月24日
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说:最近,我专门到广东、福建,跑了三个经济特区,还到上海,看了看宝钢,有了点感性认识。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他指出: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我们还要开发海南岛。他还说:如果将来沿海地区搞好了,经济发展了,有了条件,收入就可以高一点,消费就可以增加一点,这是合乎发展规律的。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裕起来,搞平均主义不行。这是个大政策,大家要考虑。这个谈话的一部分已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题为《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
2000年2月25日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听取省委工作汇报时明确提出“三个代表”要求。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5月14日,江泽民在上海主持召开江苏、浙江、上海党建工作座谈会时进一步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989年2月26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总统乔治·布什时谈到,中国需要稳定。他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就一定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中国正处在特别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如果追求形式上的民主,结果是既实现不了民主,经济也得不到发展,只会出现国家混乱、人心涣散的局面。我们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但匆匆忙忙地搞不行,搞西方那一套更不行。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但国家必须保持稳定。这篇谈话的一部分以《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为题,收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1957年2月27日
1957年2月27日,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在北京开幕。会上,毛泽东主席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这篇讲话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处于历史上重大转变时刻发表的。毛泽东指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当前必须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1972年2月28日
1972年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结束了对中国的访问,启程回国。《人民日报》同时发表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它标志着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美《联合公报》中,中美双方申述了各自的原则立场。双方都认为,应实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在长期阻碍两国关系改善的台湾问题上,美方表示,它认识到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