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疗法是中医的一个神奇疗法,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肚脐填药、敷药、涂药及角灸脐法。中医贴敷疗法可以直接作用于体表穴位,使药物透过皮毛腠理由表及里,联络脏腑,发挥较强的药效作用,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其疗法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明清时发展到鼎盛,成为中医治病的主要疗法。
伏夏时节来临,随着气温升高和饮食变化,小儿泄泻成为这一时节的高发疾病,中药脐疗治疗此类疾病的独特优势再次得到彰显。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论》提出,外感邪气(风寒暑湿)、饮食内伤、脾肾亏虚(先天不足或喂养不当)是导致小儿吐泻的常见病因。《幼幼集成·泄泻证治》指出,泄泻本于脾胃。若寒湿、饮食等外界因素影响脾胃功能,导致其失调,就会引起泄泻。
中药脐疗作用于脐部中央与中焦脾胃、肠道邻近的神阙穴。神阙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同时与督、冲、带脉及经脉密切相关。《难经·六十六难》曰:“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又曰:脐部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源”。可见,脐部在中医学穴位中的重要性。其感受风寒会引发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发热等症,小儿尤为多见。脐部给药(古称“脐疗”)是以脐部的经络分布、解剖特点为基础,利用药物刺激来起到内病外治的中医特色疗法,具有敏感度高、渗透性强、吸收快等特点,规避了中药口感不佳、儿童不易口服等缺点。
目前,中药脐疗在小儿泄泻治疗方面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记载颇丰,可见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之佳、应用之广泛。
脐疗具有如此好的疗效,所有小朋友都适合脐疗吗?
不是的。有严重心血管疾病、体质特别虚弱的患儿,以及过敏性皮肤者,特别是腹部皮肤有炎症、破损、溃烂者均不适合进行脐疗。治疗中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在室外进行,不要让脐部对准风口,保持室内温暖,适当覆盖衣被。尤其是腹泻、感冒、体质虚弱的患儿更要注意保暖。治疗过程需在医师指导下进行,遇到需要局部加热,比如艾灸,此时要特别留意皮肤的颜色改变和表面温度,避免温度过高造成烫伤。脐疗治疗需根据宝宝体质及病证辨证施治,合理选用药物;切勿自行配制药物,以防效果适得其反、延误病情,损害宝宝身体健康。
有这一健康需求的家长朋友可随时带小朋友前往我院治未病科咨询问诊。岳池县中医医院,一直想您所想,为您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岳池县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地址:医院门诊楼对面二楼健康管理科往里处。
科室咨询电话:0826—5300562。